栏目名称
栏目名称
新闻动态
网站首页> 新闻动态>
正文
学前与特殊教育学院师范生助力芳草地国际小学 “四季轮回·生态节语”课程设计与实践 暨劳动教育实践活动
作者: 时间:2025年06月19日 16:24 点击数:

教育部中外语言合作交流中心“中外中小学语言伙伴学校”的项目落地昆明市西山区芳草地小学。学前与特殊教育学院作为芳草地国际小学该项目的参与方,于2025年6月12日下午,到该校开展“四季轮回·生态节语”环节的课程设计与实践活动,充分将师范生职前锻炼、劳动教育与基础教育学校的中外合作项目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和成长。学院党委书记刘娟娟,劳动课程负责教师赵承及50余名同学参加了此次活动。

前期,学院在大二、大三学生中遴选组建课程设计团队,紧密围绕该项目,全程设计了第一期项目式课程——“甲骨小侦探”。课程集知识讲授、游戏互动、非遗制作、比赛展示多位一体,经过近2个月的设计和磨课,6月12日,以王志瑶、范劼、李迪等同学为代表的“老师”和40余名大学生助教共同为芳草地国际小学的学生带来了一次生动有趣的“四季轮回·生态节语”课程。

一、游戏互动:深切体会甲骨文产生的源头

王志瑶同学设计的“穿越回商”环节趣味满满。她以文字的起源为契机,组织了“传递军令大挑战”的体验活动,引出小学生们对甲骨文产生意义的深度思考。

二、探索讨论:聚焦甲骨文“书写材料”与“内容密码”

在探索讨论环节,引导学生围绕:“甲骨文一般刻在什么上面?”“甲骨文上到底写了什么?”两个有趣的问题展开讨论,充分发挥小学生自主思考能力。

三、说文解字:领悟甲骨文“观物取象”的独特魅力

范劼同学带领学生看甲骨文猜字,互动解答每一个字所代表的意思,解锁“月”字演化,还开启“造字大挑战”,感受古人的智慧和丰富文化内涵和对世界的细致观察和独特理解,领悟甲骨文“观物取象”的独特魅力。

四、锡纸雕:在实践中深化对传统文化的感知

李迪同学为同学们介绍了云南非遗工艺:锡纸雕,并带领小同学们学会运用云南锡纸雕工艺亲自动手制作十二生肖造型以及其他精美图案,亲自感受云南非遗工艺与甲骨文碰撞出艺术的火花。

触摸历史温度,助力文化传承。此次活动以趣味形式串联甲骨文知识与传统工艺,让学生触摸历史温度,在探索中传承文化基因,为传承文化教育注入新活力。

五、课程设计与实践收获满满

本次活动突出成果导向和学生中心的教育教学模式,设计团队在一次次修改教案的过程中提升了课程设计的质量和能力。团队学生深刻领悟到了项目式课程从设计到实施的完整过程。在真实情景中开展课程实践,切实提升了学生的课程实施能力,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24级学生参与了课程的一对一指导环节,在劳动教育实践项目中,深入一线开展课程实践,对小学的一线教学有了直观的体验与感受。此次实践活动,为学院师范生成长成才提供了重要的实践舞台。